2024年9月24日,海南省科技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海口召開。本學院高立志老師牽頭的“稻屬基因組變異與物種形成基因組學研究”獲得了2023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該項目針對物種形成遺傳學基礎的一系列科學問題展開了系統的研究,以稻屬植物為研究對象,對稻屬植物的基因組變異與物種形成的基因組學基礎開展了系統研究并取得了5項原創性成果:一是重建了稻屬的系統發育關系,厘清了稻屬 AA- 基因組物種的進化曆史。有效解決了稻屬 AA- 基因組物種系統發育關系、進化速率與基因組分化。二是在國際上首次構建了稻屬AA- 基因組物種的比較基因組學研究框架,繪制了AA- 基因組物種基因組結構變異精準圖譜,獲得了物種形成基因組學基礎的嶄新認識。三是以稻屬為研究模式首次構建了植物葉綠體基因組結構變異的精準圖譜,揭示了新近形成物種的微進化過程中葉綠體基因組的結構變異式樣,獲得了葉綠體基因适應性進化驅使稻屬物種适應亞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多樣化生境的證據。四是揭示了稻屬物種形成過程中新多倍化影響表觀遺傳修飾的分子機制,發現節段基因重複是基因組變異與适應性進化的驅動力。五是通過比較基因組學研究闡釋了非洲栽培稻及其野生祖先物種近期物種形成的基因組學基礎及其在非洲的适應性進化曆史;通過理論群體遺傳學模型的建立首次提出了亞洲栽培稻的籼稻和粳稻至少部分地來自同一野生祖先群體的非獨立馴化假說。該項目的 8 篇代表性論文發表在 PNAS(2)、Molecular Plant 等雜志上,在 Nature Review Genetics 等刊物他引 467 次,在國内外比較基因組學和進化基因組學領域産生了重要影響,對未來全球野生稻種質資源的深入研究、科學保護與發掘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高立志老師在野生稻基地進行試驗
另外,本學院馮廣老師和肖楚楚老師參與的“海南典型熱帶天然林植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獲得了2023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肖勇老師和夏薇老師參與的“基于多維組學的椰子高低溫脅迫的應答機理”也獲得了2023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圖文:高立志,鄧勤 審核:餘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