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循環與溫室氣體減排團隊-巨曉棠

團隊名稱:碳氮循環與溫室氣體減排團隊
所屬協同創新中心:生态文明協同創新中心
團隊負責人: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農田生态系統碳氮循環與溫室氣體減排、面源污染防控”研究。曾任國際氮素協會東亞中心主任,現任中國土壤學會氮素工作組副組長。《中國農業科學》、《土壤學報》、《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ed agriculture》。先後主持8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包括重大項目課題、重點項目)、973和863課題、中英牛頓基金項目、中德教育科研項目等。先後在加拿大、德國、荷蘭、美國、英國和挪威做訪問學者和合作研究。以第一/通訊或共同作者在Nature,Nature Food,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GCB,EST,SBB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SCI論文120多篇,中文170多篇,8篇被列入高被引論文。2014-2023連續10年進入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2022年進入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排名,居國内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前10名。2017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第1完成人),2018年獲土壤學會科技一等獎(第1完成人),2020年獲第五屆土壤學會傑出成就獎。在“農田生态系統碳氮循環與溫室氣體減排、面源污染防控”方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内外學術界的廣泛認可,為中國和世界其他集約化農田氮素優化管理和污染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學基礎。
團隊研究方向:
1. 農田生态系統碳氮轉化、去向、損失途徑及可持續管理;
2. 主要土壤-作物體系氧化亞氮産生過程、控制因素及微生物分子機制;
3. 農業面源污染的發生機制及阻控措施。
團隊成員:
1. 張翀,副教授
2. 劉爍然,副教授
3. 李婷玉,副研究員
4. 王培,副教授
5. 王朱珺,講師
團隊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論文:
1. Ju, X.T., Xing, G.X., Chen, X.P., Zhang, S.L., Zhang, L.J., Liu, X.J., Cui, Z.L., Yin, B., Christie, P., Zhu, Z.L., Zhang, F.S., 2009. Reducing environmental risk by improving N management in intensive Chinese agricultural system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6, 3041-3046.
2. Gu, B.J., Ju, X.T,, Chang, J., Ge, Y., Vitousek, P.M., 2015. Integrated reactive nitrogen budgets and future trends in Chin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2, 8792-8797.
3. Wei, H.H., Song, X.T., Liu, Y., Wang, R., Zheng, X.H., Butterbach-Bahl, K., Venterea, R.T., Wu, D., Ju, X.T., 2023. In situ 15N-N2O site preference and O2 concentration dynamics disclose the complexity of N2O production processes in agricultural soil. Glob. Chang. Biol. 29, 4910-4923.
4. Zhang, C., Song, X.T., Zhang, Y.Q., Wang, D., Rees, R.M., Ju, X.T., 2022. Using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and deep placement to tackle the trade-offs between NH3 and N2O emissions in global croplands. Glob. Chang. Biol. 28, 4409-4422.
5. Song, X.T., Parker, J., Jones, S.K., Zhang, L.M., Bingham, I., Rees, R.M., Ju, X.T., 2024. Labile carbon from artificial roots alters the patterns of N2O and N2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al soils. Environ. Sci. Technol. 58, 3302-3310.
6. Song, X.T., Ju, X.T., Topp, C.F.E., Rees, R.M., 2019. Oxygen regulates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directly in agricultural soils. Environ. Sci. Technol. 53, 12539-12547.
7. Zhang, C., Ju, X.T., Powlson, D., Oenema, O., Smith, P., 2019. Nitrogen surplus benchmarks for controlling N pollution in the main cropping systems of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53, 6678-6687.
代表性專利:
1. 巨曉棠. 确定作物施氮量的方法. ZL 2010 1 0548476.0 中國, 2010
2. 張翀,巨曉棠. 一種定量土壤氣體排放量的裝置. ZL 2022 2 2910541.0
3. 牛新勝, 張翀, 巨曉棠. 一種制作模拟土柱的土體壓實裝置. ZL 2021 2 2128542. 5
代表性著作:
楊林章 薛利紅 巨曉棠 沈阿林 鐘旭華 張愛平 著.《中國農田面源污染防控》. 科學出版社. 北京,2022.6,ISBN 978-7-03-070599-0
朱兆良、張福鎖等著.《主要農田生态系統氮素行為與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礎研究》.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10, 巨曉棠參著第1章和第3章.
獲獎及榮譽稱号:
1. 連續10年(2014-2023)進入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2. 2022年進入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排名,居國内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前10名。
3. 2020-2022年斯坦福大學全球Top 2%科學家名錄
2016年入選湯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錄
4. 2020年榮獲第五屆中國土壤學會傑出成就獎
5. “我國典型旱作農田土壤氮素轉化與環境效應的基礎研究”獲中國土壤學會科技一等獎 (2018年)排名第1
6. “集約化旱作農田氮素循環與環境效應的基礎研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2017年) 排名第1
7. “農田溫室氣體監測體系創建與穩産減排技術應用”獲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 (2019年) 排名第4
8. “旱地農業增産技術”獲農業農村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0) 主要完成人
9. “土壤/植株動态測試優化推薦施肥技術的建立與應用”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4)排名12/25
10. 第四屆中國科協農林優秀論文遴選計劃(農林)一等獎 (氮素管理的指标)
11. 第三屆中國科協農林優秀論文遴選計劃(農林)一等獎 (Nitrogen cycl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upland agricultural soils in North China: A review)
12. JIA 2019年度最具影響力論文 (Nitrogen cycl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upland agricultural soils in North China: A review)
13. 2021年度F5000論文(論合理施氮的原則和指标)
2019年度F5000論文(理論施氮量的改進及驗證——兼論确定作物氮肥推薦量的方法)
14. 2019年度F5000論文(氮素管理的指标)
15. 2017年度F5000論文(氮肥有效率的概念及意義——兼論對傳統氮肥利用率的理解誤區)
16. 2015年度F5000論文(理論施氮量的改進及驗證——兼論确定作物氮肥推薦量的方法)
17. 《土壤學報》2017年度優秀論文獎(氮素管理的指标)
18. 《土壤學報》2015年度優秀論文獎(理論施氮量的改進及驗證——兼論确定作物氮肥推薦量的方法)
19. 《土壤學報》2014年度優秀論文獎(氮肥有效率的概念及意義——兼論對傳統氮肥利用率的理解誤區)
20.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7-2018年度優秀論文獎(我國有機肥資源及利用)
21.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2015年度優秀論文獎(追氮方式對夏玉米土壤N2O和NH3排放的影響)
22.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3-2014年度優秀論文獎(我國農田氮肥的施用現狀、問題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