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啟新程,萬象更新。3月11日,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農業農村學院、鄉村振興學院)農藝教育系新學期首次線下教學工作研讨會在科教主樓515會議室隆重舉行。學院黨委書記于旭東、副院長王學梅攜全體農藝教育系教師齊聚一堂,在駱焱平教授的主持下,圍繞“本科生培養方案優化”與“AI賦能教學創新”兩大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讨,共繪新時代農業人才培養藍圖。
于旭東書記以曆史回眸開啟研讨序章,深情講述農藝教育系作為集全校之力打造的特色專業,在整合校内外優質資源、創新育人模式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他着重強調,教師團隊應實現從單一角色到“四位一體”的育人轉型,既要當好授業解惑的教師,更要兼具教務管理、思想引領、行政協調的複合型育人能力。在課程建設方面,于旭東書記創新性提出“以趣導學”理念,倡導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要求專業課教師深耕教學領域,開發凸顯熱帶農業特色的精品教材,讓每門課程都成為激發學生潛能的創新引擎。
王學梅副院長立足時代前沿,提出“實踐導向+數字賦能”雙輪驅動戰略。在培養方案設計上,強調構建“問題鍊-實踐鍊-能力鍊”有機銜接的課程體系,通過提升實驗實訓課程占比,培育學生解決複雜農業問題的實踐能力。面對AI技術引發的教育革命,王學梅副院長激勵教師團隊勇立潮頭,開展AI+農業教育的創新實踐,在智慧教學設計、數字教材開發、虛拟仿真實驗等領域率先突破,打造具有示範效應的數字化教學改革樣本。
研讨環節迸發智慧火花,物聯網專業教師團隊聚焦智慧農業前沿,提出構建“理論奠基-技術支撐-場景應用”三維課程體系。通過引入農業物聯網、智能裝備、大數據分析等核心課程,着力培養具有數字素養的複合型農科人才。與會教師圍繞AI技術在教學診斷、個性化學習、虛拟教研等場景的應用展開頭腦風暴,為構建“新農科+新工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建言獻策。
本次研讨會以“傳承與創新”為主線,通過凝聚共識、碰撞智慧,為農藝教育專業發展錨定新坐标。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藝教育系将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更開放的視野、更創新的思維、更務實的舉措,譜寫新時代農業人才培養的華彩篇章。

會議現場
(圖文:陳娜,審核:駱焱平、王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