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産物一直是藥物發現的源泉,孫然鋒教授團隊長期利用海南熱帶特色生物資源挖掘天然産物用于創制綠色農藥。目前已發現山椒子(Uvaria grandiflora)(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21, 77 (12), 5407-5417),蛇婆子(Waltheria indica)(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19, 142, 111855;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21, 172, 114000)提取物有廣譜抑菌活性,具有開發為植物源殺菌劑的潛力。
近日,孫然鋒教授團隊發現熱帶植物喜光花(Actephila merrilliana)提取物具有好的殺線蟲活性,相關工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F=6.1),題為“Discovery of 2‑Naphthol from the Leaves of Actephila merrilliana as a Natural Nematicide Candidate”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3c02580)。該論文是熱帶農林生物災害綠色防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近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之一。
本研究從喜光花中分離出對南方根結線蟲具有高活性的2-萘酚。2-萘酚在100 mg/L的濃度下對南方根結線蟲的殺線蟲活性為100%,EC50值為38.00 mg/L。此外,2-萘酚對根結線蟲卵孵化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2-萘酚在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中均有效地抑制了南方根結線蟲對作物的危害。此外,構效關系表明萘環及其β位上羟基是2-萘酚殺線蟲活性的關鍵藥效團。線蟲在受到2-萘酚的刺激後,産生過量的活性氧,這可能是2-萘酚殺線蟲活性的潛在機制。對番茄植株中2-萘酚的内吸傳導研究表明,2-萘酚在被作物吸收後主要固定在根部,沒有被轉運到莖或葉中。因此,2-萘酚可以作為天然殺線蟲劑的候選物。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2020級農藥學碩士張羲,課題組胡展博士、王帥博士和謝佳博士參與指導工作,孫然鋒教授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項目、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海南省院士創新團隊平台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