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9日-13日,由世界雉類協會(World Pheasant Association)主辦、Taman Safari野生動物園承辦的“第八屆國際雞形目鳥類學術研讨會”在印度尼西亞泗水市召開,有130多位來自英國、美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中國、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菲律賓、柬埔寨、喀麥隆等16個國家的科研院所、動物保護管理、飼養繁殖機構及保護地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本次研讨會設有大會報告、圓桌讨論和牆報等環節,其主題是探讨全球雞形目鳥類的保護與研究,重點關注全球瀕危珍稀雉類的保護與管理。

中國代表參加第八屆國際雞形目鳥類學術研讨會(饒曉東供圖)
我國是世界上雉類資源最豐富和特有種最多的國家之一。海南雉類的種類也非常豐富,有1科7屬7種,分别為海南孔雀雉(Polyplectron katsumatae)、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紅原雞海南亞種(Gallus gallus jabouillei)、白鹇海南亞種(Lophura nycthemera whiteheadi)、中華鹧鸪(Francolinus pintadeanus)、鹌鹑(Coturnix japonica)、藍胸鹑(Synoicus chinensis)。其中,海南孔雀雉和海南山鹧鸪為海南特有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海南熱帶雨林旗艦物種等。

海南7種雉類(饒曉東供圖)
我院教師饒曉東博士以《Nesting success and potential nest predators of the red Junglefowl Gallus gallus jabouillei》為題做了大會報告。饒曉東老師主要概括了海南7種雉類的保護與研究現狀,并對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紅原雞海南亞種的繁殖生态與巢捕食”做了重點介紹。最後,對海南雉類的保護與研究進行了展望。此外,還以牆報的形式對其他研究成果進行了展示。

饒曉東博士做大會彙報(饒曉東供圖)

與世界雉類協會前任主席John Conder合影(饒曉東供圖)
2023年10月14日-18日,部分與會代表實地參觀了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的3個國家公園,對綠孔雀(Pavo muticus)和綠原雞(Gallus varius)等雞形目鳥類開展了野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