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出生年月:1989年生
職稱:博士,副教授,海南省拔尖人才,碩士生導師。
聯系郵箱:wwnnefu@163.com
研究方向:1. 植物生理生态學(重點研究根系);2. 紅樹林碳庫和生态功能;3、藤本植物結構和功能
拟招生專業
碩士點:林學學碩/林業專碩/風景園林學碩/風景園林專碩
教育背景
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瑞士,巴塞爾大學,植物學專業,博士聯合培養
2014年9月至2018年6月,東北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專業,博士研究生
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東北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2007年9月至2011年7月,北華大學,林學專業,本科
學曆:博士研究生
學位:博士
工作簡曆
2018年10月至今,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教師。
教學情況
主講的課程有《森林培育學》《植物學》《植物學實驗》《生物統計與實驗設計》《專業英語》《林業規劃與資産評估》。2018年至2022年擔任2018級種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班主任。
社會兼職及榮譽稱号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E類高層次人才,海南省拔尖人才。
二、科研概況
近年來主要從事以下兩個方向的研究。方向一:熱帶、亞熱帶地區特有植被(如木質藤本)根系的結構與功能。方向二:紅樹林碳庫和生态系統功能。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23萬元),海南省高層次人才項目1項(10萬元),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科研啟動基金項目1項(30萬元),技術服務項目1項(121.45萬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1項(2萬元),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迄今,在《Tree physiology》《Plant and Soil》《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Forests》等國内外權威學術期刊發表了學術論文19篇(包括JCR一區文章9篇)。同時,是Plant and Soil等10個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審稿專家。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01301,熱帶森林木質藤本植物吸收根的功能性狀與變異機制研究,2020.01-2022.12,23萬,已結題,主持。
[2] 海南省高層次人才項目,2019RC159,進化曆史對熱帶森林木質藤本植物根尖結構與功能的影響機制研究,2020.01-2022.12,10萬,已結題,主持。
[3]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科研啟動項目,KYQD(ZR)1987,木質藤本與直立木本植物根尖功能性狀的比較研究,2018.10-2023.10,30萬,在研,主持。
[4] 2022年中央财政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濕地保護修複)項目,海南省東方市四必灣國家重要濕地紅樹林監測及其生态系統服務價值評估,2023.03-2024.03,121.45萬,在研,主持。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2572015AA22,土壤資源有效性改變對樹木細根解剖結構的影響,2015.03-2017.03,2萬,已結題,主持。
[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572018BA11,吸收根功能性狀與樹木年齡的關系和調節機制,2018.05-2021.04,25萬元,在研,參與。
[7]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2016004,基于功能劃分方法的溫帶樹木吸收根生物量種間變異及影響機制研究,2016.07-2019.07,6萬,在研,參與。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100470,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對水曲柳和落葉松細根壽命的影響及機制,2012.01-2014.12,22萬,已結題,參與。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2261004,亞熱帶森林木本植物春季和秋季物候的環境驅動因子研究,2023.01-2026.12,33萬,在研,參與。
學術論文
1. SCI論文:
[1] XJ Liu, YJ Du, YR Ren, SY Wang, Y Wang, ZY Li and WN Wang*. 2023.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rtex-to- stele ratio show it to effectively indicate inter- and intraspecific function in the absorptive roots of temperate tree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doi:10.3389/fpls.2023.1061503. (中國科學院一區,IF = 6.627)
[2] WN Wang, G Hoch*. 2022. Negative effects of low root temperatures on water and carbon relations in temperate tree seedlings assessed by dual isotopic labelling. Tree physiology, 42: 1311-1324 (中國科學院一區,IF = 4.154)
[3] HW Xu, SY Wang, L Tang, Y Wang, ZY Li, WN Wang*. 2022.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f cortex and stele components on root tip diameter in different types of tropical climbing plant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961214 (中國科學院一區,IF = 6.627)
[4] WN Wang*, SY Wang, G Hoch, Y Wang, GQ Gao, JC Gu, HW Xu. 2022. Whole-tree response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carbon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in two temperate tree species to 10-year nitrogen fertilization. Forests, 13: 1-16 (JCR 一區,IF = 3.282)
[5] WN Wang, Y Wang, G Hoch, ZQ Wang, JC Gu*. 2018. Linkage of root morphology to anatomy with increasing nitrogen availability in six temperate tree species. Plant and Soil, 425:189-200 (JCR 一區,IF = 4.993)
[6] SY Wang, WN Wang, JC Gu*, ZY Li, Y Wang, LX Yang. 2022. Lianas have a faster resource acquisition strategy than trees: belowground evidence from root traits, phylogeny, and the root economics space. Journal of Ecology. 10.1111/1365-2745.14035. (中國科學院一區,IF = 6.381)
[7] SY Wang, WN Wang, SZ Wang, LX Yang, JC Gu*. 2021. 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of anatomical, morphological and chemical traits in leaves and absorptive roots along climate and soil gradients: a case study with Ginkgo biloba and Eucommia ulmoides. Plant and Soil, 1-16 (JCR 一區,IF = 4.993)
[8] ZY Li, SY Wang, WN Wang, JC Gu, Y Wang*. 2022. The hierarchy of protoxylem groupings in primary root and their plasticity to nitrogen addition in three tree specie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903318 (中國科學院一區,IF = 6.627)
[9] Y Wang, ZY Li, SY Wang, WN Wang, N Wang, JC Gu*. 2022. Variations i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Associated with Root Diameter and Hypodermis Passages Cells across Temperate and Tropical Woody Species. Forests, 13: 1-14 (JCR 一區,IF = 3.282)
[10] XD Sun, WN Wang, M Razaq, HL Sun*. 2019. Effects of stand density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the top and deep soil layers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plantations. Journal of Austrian Forest Science, 136(1):27-44
2.中文核心
[1] 許海武,任隐,柳向娟,王治博,王思遠,王文娜*. 2022. 熱帶森林10種藤本植物根尖直徑與解剖性狀間的關聯分析. 分子植物育種, 20(3): 987-995 (北大核心)
[2] 李應,鄧雨奇,林聲威,王治博,唐水昌,康雨辰,莊子楠,許海武,王文娜*. 2020. 施氮肥對六個樹種間根尖功能性狀關聯的影響. 南方農業學報, 51(12): 2985-2992 (北大核心)
[3] 王文娜, 高國強, 李俊楠, 王政權, 谷加存*. 2018. 去葉對水曲柳苗木根系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響. 應用生态學報, 29(7):2315-2322 (北大核心)
[4] 王文娜, 王燕, 王韶仲, 王政權, 谷加存*. 2016. 氮有效性增加對細根解剖、形态特征和菌根侵染的影響. 應用生态學報, 27(4), 1294-1302 (北大核心)
[5] 王文娜, 李俊楠, 王會仁, 谷加存*. 2014. 不同樹種葉片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季節動态比較.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42(4):46-49 (北大核心)
[6] 李俊楠, 王文娜, 謝玲芝, 王政權, 谷加存*. 2014. 去葉對水曲柳和落葉松苗木當年生長及細根動态的影響. 植物生态學報, 38(10):1082-1092 (北大核心)
[7] 谷加存, 趙妍麗, 王文娜, 王韶仲, 王政權*. 2014. 皮層和中柱對水曲柳和落葉松吸收根直徑變異的影響. 林業科學, 50(10):59-66 (北大核心)
[8] 尉建埔, 張潔, 王文娜, 王政權, 谷加存*. 2016. 施氮肥對東北帽兒山雲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結構的影響.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44(5):52-56 (北大核心)
[9] 謝玲芝, 李俊楠, 王韶仲, 王文娜, 谷加存*. 2014. 林分密度對水曲柳人工林吸收根生物量和根長密度的影響.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42(9):1-5 (北大核心)